《再乘小火车,沿途看变化》系列报道之四
不必外出打工 地瓜一样治穷
7053次绿皮小火车途经的辛泰铁路北牟站,因靠近淄川区太河镇北牟村得名。北牟,这个并不显眼的山村,让它出名的不仅是过往的旅客因火车站名而记住它,更重要是这里还是全省最大的地瓜育苗专业村,地瓜种植远近闻名。春夏之交,一棵棵地瓜秧苗从这里发向四面八方,秋冬时节,一筐筐硕大的地瓜又从这里香飘万家。
小火车经过北牟隧道
一亩种着几千株 刨地瓜是个技术活
霜降前后,正是收地瓜的时候。10月20日上午,记者乘绿皮小火车来到了北牟村。在路边的一大片农田里,村民孙启新和他的爱人王燕正在刨地瓜,刚刨出的地瓜还带着泥土的香气,一颗颗排着队躺在垄间,很是喜人。
孙启新和王燕正在刨地瓜
“大哥,今年的地瓜收得怎么样啊?”记者上前打招呼问道。“今年受了点旱,产量不如去年多。”孙启新提起一颗刚从土里刨出的大地瓜向记者展示:“你看这模样,这份量,长得倒是挺好。”孙启新告诉记者,他今年种了四五亩地的地瓜,每亩地里大概有四五千株地瓜苗。他们正在刨的是本村培育的品种,他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“太河金瓤”。这个品种的地瓜瓤是漂亮的金黄色,烤的时候滋滋冒油,特别香甜。
见他们夫妇二人刨得起劲,记者也想上去刨两颗。孙启新的爱人王燕笑着说,刨地瓜可是个技术活,你得看准垄上的缝,那都是下面长的地瓜撑开的,从垄两边下镢,千万不能伤着地瓜皮,一伤着皮地瓜品相就不好看了,也放不住,只能晒成地瓜干,卖地瓜干可真挣不着钱。在王燕的指导下,记者小心翼翼地挥动镢头,也刨出了几颗地瓜,个头都不小,提在手中沉甸甸的。
记者问起种地瓜的收入,孙启新估算了一下说,一亩地的地瓜卖出去大概能收入万数块钱。四五亩地一年就是四五万块钱。他们除了卖地瓜,还卖地瓜苗,地瓜苗在收入中还是个大头:“咱村的地瓜品质好,吃着又面又甜。也有很多人来收我们的地瓜苗,卖地瓜苗挣的钱还算是个大头来。”
据北牟村支书王士满介绍,销售地瓜苗也是当地村民的一大收入来源,像孙启新这样的家庭,他一年收入的70%到80%都是卖地瓜苗得来的钱。
地瓜经济利润虽高 一块地却不能连年种
孙启新刨了一阵地瓜,扶着镢头停下来歇口气。他告诉记者,五一之前种下的地瓜个头已经长得不错了,五一以后种下的个头还不行。种地瓜比种其他的庄稼收入高一些,但一块地却不能连年种地瓜。
这是为什么呢?他解释说,一块地连年种地瓜,土壤里容易滋生一些有害菌,这种菌多了会导致地瓜在生长过程中开裂。“咧着嘴”的地瓜卖相不好,人家不愿意买;而且裂开的地瓜也放不住,就只能晒成地瓜干了。一斤地瓜能卖到一块五到两块钱,而一斤地瓜干才能卖到七八毛钱,三斤地瓜才出一斤地瓜干,这个卖地瓜干是真挣不着钱。
孙启新接着说道,另外,一块地种地瓜时间长了,结出来的地瓜个头也不如原来的大。我们就得改种谷子啊、玉米啊啥的,种上一两年以后再回头种地瓜。这个谷子、玉米的经济利润就不如地瓜高了。自己的地没法种地瓜了,村里也有人去邻村借人家没种过地瓜的地去种地瓜。卖来的钱就得再给人家一块。
孙启新夫妇二人提到的“不挣钱”的地瓜干,他们又是怎么处理的呢?王燕告诉记者,晒好的地瓜干都有酒厂的人来村里收,他们收回去拿来酿酒。另外,把地瓜干磨成面熬粥又甜又香,就是那个地瓜干太硬了,碾它的时候容易硌坏电磨,太废机器了。
问起他们所种地瓜的销售情况,王燕告诉记者,这几年地瓜一直卖得不错,有来村里收的,也有坐小火车来玩的会买一些,北牟村的地瓜好吃、名声在外,既吸引了不少回头客,也是广大驴友们一年年来惦记的美味。
家中多有地瓜窖 好地瓜让村民不必外出打工
漫步在北牟村里,记者发现很多村民家中都有地瓜窖,这种地瓜窖一般由一个三四米深的井型入口通到地下,再在底端向几个方向挖出几个或大或小的窖室。窖室里一般恒温在十几度,土壤也常年湿润。这种环境下,地瓜可以存放很长时间。
村民唐增财今年68岁,他的家中就有这样的地瓜窖,下到窖内,三四个窖室里堆满了今年收获的地瓜。他告诉记者,往年收的地瓜,销路都不错,大伙原来都想着赶紧收了赶紧卖。结果到了春节的时候,那个地瓜卖上价去了,自己种的地瓜却卖没了。后来就琢磨着存下点,到春节的时候再卖,还能卖个好价钱。
唐增财家地瓜窖中堆满了 新收的地瓜
这时,村民孟大哥骑着三轮车经过,车斗里装满了地瓜。经过交谈记者得知,这一车地瓜都是他当天刚从地里刨出来的。孟大哥今年种了一亩来地的地瓜,他卖了一些,剩下一些存到窖里,也是打算临近春节的时候再卖。孟大哥说,今年每斤地瓜大概卖到了一块五到两块,同古那边的地瓜下得早,人家有卖到三块一斤的。“也打听着人家有走那个电商平台卖地瓜的,卖得还挺好。咱还不大懂那个,等着了解了解,咱也上那个平台,地瓜就好卖了。”孟大哥说着骑车准备离开:“你们忙,我回家卸地瓜去。”
经过与几位村民的交谈,记者发现北牟村很少有村民外出打工,因为“太河金瓤”地瓜的优秀品质,像孙启新这样的夫妻二人在家种种地瓜,就已经能够满足他们日常生活的开销。一块拿得出手、叫得响嘴的好地瓜,既让一批又一批的北牟村民不必外出打工也一样能够脱贫,又让一年又一年的驴友不惜长途奔波也要来吃上这一口甘甜的美味。一个地方的特色物产,不必以量求生存,更应以质求口碑。你的口碑,就是你最响亮的一张名片。
(文/图 晚报记者伊茂林 李凯)
- 相关新闻
- · 满枝猕猴桃 丰收有隐忧
- · 九顶山生态山地森林公园年底开放
- · 国庆假期1123人次献血428250毫升
- · 走近淄博百岁老人
- · 张店45万余株鲜花进城
- · 公园遛狗事虽小 事关文明却重要
- · 月圆中秋,齐善助学捐钱又捐物,助力贫寒学子圆梦
- · 盛会落幕 风帆再起
- 公办小学7月5日—7日预报名
- 持刀入室劫财劫色作案20余起
- 认领丢失手机意外发现“婚外情”
- 淄博将建长途汽车北站
- 玉黛湖首届民俗庙会将举行
- “全城热恋 缘启龙城”高端相亲会6月28日
- 桓台开通611路首条大公交
- 中国罗麦领智自主创业论坛峰会在淄博召开
- 2014年新春淄博花灯展元旦开幕
- 酒肉吧尚美店今日开业
- 省人大农委来淄博市进行《水法》执法检查
- 边江风提名为桓台县人民政府县长候选人
- 淄博市人大常委会任免名单
- 闫桂新提名为淄川区人民政府区长候选人
- 淄博市人大常委会任免名单
- 淄博三个区县“一把手”走马上任
- 徐培栋拟担任淄博市政协副主席
- 淄博市政府领导同志工作分工公布
- 淄博市人大常委会任免名单
- 淄博市人大常委会任免名单